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立志縮短貧富差距- 更多自主權的自信人生

不管是幾歲,人都很難承認或是看清楚什麼事情不適合自己。如果那份不適合又裹了層糖衣,那就更難捨下。
Claire 羅,中央經濟系畢業後在台灣外商銀行擔任經理,28 歲出走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隆商學院念 MBA,並且在與全球商學院學生競爭下,順利取得香港投資銀行部的實習與全職機會。
擁有這份亮麗履歷表的她,現在回台灣創業。這一路上,她花了一些時間挑戰自己的極限,用了一些勇氣來真正瞭解自己的能與不能、並在最後看見自己真正渴望追求的目標。一路上不斷與好手競爭的她,原來是在和自己打仗後,才看到真正的自己
via Claire Lo
via Claire Lo

Q1: 麻省理工學院的 MBA 是全球排名前十大的 MBA,競爭激烈,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一路上妳如何準備自己、到最後一次就成功申請上史隆商學院?
我進大學的第一年就決定要念 MBA。
理由很簡單,當初身邊的老師和社會的聲音都告訴學生 MBA 對未來很有幫助,所以念 MBA 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計劃。其實,我自己認為並非 MBA 不可,這不是唯一出路。當初沒有想過其他的選項,是因為根本不知道世界有多大,還有甚麼選擇,就選了商學院學生看似理所當然的好前途目標。台灣的教育環境比較難讓學生在求學時段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因此我現在只要有機會,就會幫助年輕的朋友們多了解業界的職涯發展選項以及相關所需技能。做自己最有熱情與擅長的事情,並勇敢且開心地去做,一定會有所成就,不必一定要走傳統的路。
走別人眼中的堂皇之路,走不久。
回到申請 MBA,我認為要念就要挑戰頂尖的學校,所以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十分注意自己在校成績。我是那種如果分數不夠高就會跟老師計較分數的學生(笑)。總是坐在前排和老師互動,並且積極參加校內外活動。MIT Sloan 比其他學校重視數理能力,因此數學為我最擅長的學科也多少有幫助。當然如果數學不是你的專長,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想想看如何說服學校,未來充滿數量的各科你都能應付。
另外想跟大家分享與 MBA 無關的,台灣學生總是很積極計畫未來,但是對我來說,人生做過最好的決定不是念 MBA 也不是在金融界發展或創業,而是在家人重病時,毅然決定休學陪伴家人。我從沒有後悔過這個決定,因為它讓我度過了有品質的家庭時光,這個經歷也讓我找到自己的韌性與堅忍耐力。
這個事件或許看似與學業無關,但是這些隱性的特質卻無形中成為後來生活中很重要的特質,支撐著我渡過各種困難,勇於挑戰各種新的生涯規畫。其實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狀況,要提醒自己經常省思甚麼事情是最重要的,不要有後悔的機會,工作學業都還有可能完成,但是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某個經驗是否會帶來當下無法想像的獲得,因此,別急也別怕。
畢業後我進入一家外商銀行做儲備幹部 (MA) 。其實這個職位並沒有打算收非碩士生,我一路厚臉皮加上幸運地居然成功拿到這工作機會,這也是我相信的,如果用一百分的努力堅持到最後,即使結果不如意也無妨,試過就沒有後悔,而且通常結果會讓你很驚訝。儲蓄幹部這個抬頭對社會新鮮人來說聽起來很威風,是當時商學院學生擠破頭搶著進去的職位。我們的訓練卻是從非常非常底層的訓練開始做起。比如說,從準備釘書機開始,我們連釘書機歪了都會被罵。但嚴格的訓練也培養了我邏輯思考與做事的能力, 總是在找老闆前,會準備好被考驗三個 WHY,不然就要被老闆釘在牆上。
我過了好幾年緊繃、又超時工作的日子。在主管們的嚴格要求和訓練下,經歷了每個層級的磨練,其實很感謝能有這些機會與挑戰,讓我在這段時間快速自我磨煉成長。
商學院很重視學生的實務經驗。當時剛好銀行在新竹做融合工作,而我也被派到新部門幫助這個案子。銀行裡本來大部分人多為較為年長的男性,加上一般人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很多人覺得我們是空降部隊,我又是 MA 中唯一只有大學文憑的人。因此溝通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所以大老闆讓我搬到新竹去,用最在地化的方式,住在當地、了解同事們的心情和影響。我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學到了很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如何用不同角度來理解別人的想法。從他們的立場來看,公司被購買本來就是一個很巨大的變動,更何況新公司還派了一個26 歲乳臭未乾的小女孩來「叨擾」自己?這些經驗都是我在學校或是台北學不到的,後來也成為我申請 MBA 自傳素材之一。擁有特殊的與人共事經驗在寫自傳上是很重要的,這會讓妳在上萬份申請表中看起來更突出。
我也鼓勵大家:
一旦訂下一個目標,就要努力克服中間的困難和挑戰,這將是未來所有信心的來源。
我在申請學校的時候,同時也是工作最忙碌的時候。所有的考試準備跟申請資料都是半夜下班後或午餐時間準備。午夜回到家,寫自傳也到早上五點,梳洗後直接去上班。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段時間,說不累是騙人的。但我告訴自己,不到最後絕對不可以放棄。但是還是有天不從人願時,因為工作繁忙讓我無法到其他城市進行第二階段面試,我只好直接跟我老闆討論該怎麼安排比較不會影響到工作,我居然得到老板的同意,要我隨時可以飛。我整個嚇呆了,畢竟他平常是每天都來盯我快點交作業,怎麼突然隨時都方便可以請假。
其實有時候遇到好的主管與同事,若願意替對方著想,協助對方完成他的使命,通常會建立很良好的信任互動與忠誠。因此很順利地我去美國一次把面試都做完,回來前就已經拿到幾家的 offer了。

via Claire Lo
via Claire Lo
Q2:很多人對 MBA 學位有正反兩方的意見,這一年對妳造成最大的轉變是什麼呢?
要念 MBA 的人多半都是希望自己在事業上能夠有另一番發展的人,所以不管在哪一個學校念–台灣或國外皆是–妳會遇到許多有野心、聰明、比妳努力、比妳優秀的人。
在史隆商學院最辛苦的一段時間是找實習工作的那段時間。從九月開學後,短短幾個月時間,除了學校的課業,我們還要很努力地到每一家銀行爭取面試(對,只是面試機會,還不保證可以實習),沒有面試就沒有實習機會,沒有實習機會就沒有正職 (對,投行跟顧問業或其他產業不同,正職九成都是從實習生挑的)。
那時候為了拿到面試,我常常搭半夜的巴士從波士頓到紐約,早上 4 點到華爾街,在大雪中走來走去,因為沒有店家開門,所以就跟流浪漢一起在麥當勞待著取暖。為的是什麼?為的是一大早就可以進銀行,為自己爭取一個面試機會。
每天在很少的睡眠下、穿梭在不同銀行中努力尋找面試機會,面試能不能過數關又是另外一回事。壓力是很大的。所以我那時候開始每天游泳,發洩壓力。因此找個能夠抒發的運動,讓自己總是能夠有個平衡。
我們的實習是在二年級中間的兩個月暑假,因為銀行只會給實習生中約前 50% 未來的正職機會,所以那時候的壓力也沒有因為找到了實習機會就變小。加上我那時候在香港實習,工作時間比華爾街還長,所以每天幾乎沒有太多時間睡覺。在這段時間中,我不是沒懷疑過這個決定,但是念 MBA 是很早就定下的目標,所以也沒有讓這個疑問困擾自己太久,讓自己咬牙完成這兩個月的實習經驗,目標鎖定拿到正職。
其實,這些經驗給我最寶貴的一課是,沒有甚麼不能,只是妳願意吃多少苦,這是奠定做事信心的珍貴經驗。
選擇 MIT Sloan 是因為它提供我人生理想與希望職涯規劃方向最適合的一個組合: 金融業(數量強)與創業。
我從小就想要創業,我在花園裡賣過文具,雖然是無本生意-自己的文具,成本是媽媽的(笑)。但學生時代與剛畢業的職涯經驗還不夠讓我知道想做甚麼。在 Sloan 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創業比賽和資源,而理工學院同學總是有創新的科技發明,也多了好幾個互動合作機會。我一年級實習完回學校第二年開學就開始修很多創業相關課程,因此很有系統地學到如何開始自己的生意,中間也跟同學一起試驗過幾個不同專案,只可惜當時比較屬於玩票性質,我們都還是選擇畢業後先回歸金融或顧問業。雖然如此,卻更是知道自己在創業這條路的熱情,以及腦海中也漸漸有了具體雛形。
如果想開始自己的事業,空想是沒有幫助的,要就去做些事,可以是任何事,漸漸就會有實際產業經驗 (Know- How) 與專長,從這當中就有很多延伸,如同我們現在的《 好富族 howRich.me 》一般,很多來自於我在銀行的經驗跟知識。MBA 絕對給我很大的幫助,很多資源都是校友的協助,實際與知識經驗傳授,以及在學校學了如何有系統的開始,不論是知識或軟性能力,舉例談判溝通或是如何找共同創始人。

photo credit: Joybot
photo credit: Joybot
Q3:MBA 畢業後,妳在香港這個金融業的一級戰場做投資銀行家的第一年,妳形容這是跟自己打的一場仗,可以跟我們說說是怎麼樣的情況嗎?
香港工作的優秀人才很多,當然工作環境本身就是一個戰場。但是對我來說,可能因為年紀的關係,在三十大關前夕幾年,我開始很認真的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
其實很多想法可能是過去的經驗不知不覺所積累出來的,很多以前的 trade off,是隱性的,要過一段時間才會發酵。
我從學生時期就很關心婦女的議題 – 我相信最能幫助女性的就是女性本身。
之後在新竹銀行融合的經驗,讓我看到自己最關心的,其實是如何能感同身受地幫助同仁順利度過這個過渡期。在 MIT Sloan 的兩年,我把自己的極限拉到最大化,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優點和接受弱點,尤其是後者,讓我學會和自己的弱點和解。所以在香港的時候,我發現工作內容與我自己最關心的群眾不一定完全媒合,我發現自己好像不是那麼 fit in,我發現自己最想要做的,是為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意義。但是我連實習的挑戰都度過去了,成功打敗了另一半的實習生,我真的要離開這個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機會嗎?投資銀行是這好幾年來努力的目標啊!
當然,最後決定離開香港的時候,自己會有掙扎。尤其是大家會帶著懷疑的眼光看著自己,是不是我混不下去了才決定回台灣?再加上念 MBA、到金融圈工作,一直是我很早就計劃的目標,放棄目標的感覺,真的很像是否定自己一路上的努力。
這場內心交戰就像是,我內心裡真正的 Claire 和自己想像出的 Claire 所打的一場仗。
後來真正的 Claire 勝利了。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接受,香港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 Claire 不適合香港的投資銀行但是沒有關係。這工作也許能帶來很多財富,但總覺得生活中少了什麼。能讓我快樂的,是跟對的人做事、做對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這經歷讓我感受到,我最快樂的時間,是花在提供別人幫助上,這可以是任何形式,給鼓勵,給知識,給關懷,協助人走出困境或活得更好更有選擇。想通了,就更堅持好不容易找到的新目標。
現在想起來,我倒覺得不能 fit in 不一定是自己不夠優秀,而是我終於看到自己內心追尋的目標,這中間妳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性格與人生價值。
via Claire Lo
via Claire Lo

Q4:待過台灣與香港的金融圈, 妳覺得女性在金融圈的角色在這個世代的特質是什麼?
我想從管理這個角度來談。很多人也許會說,女性必須要帶上強勢的面具才可以擔任管理職。不過身為一個女性,我在自己和身邊的女性同僚看到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和優點,那就是韌性。這個韌性讓我在銀行時,以柔軟的身段來瞭解我所管理的人,甚至因為女性本身善於觀察細節的天性,讓我和很多曾經有衝突或爭執的同事們,最後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到今天,我們不時還是會一起聚會、保持聯絡。
另外,因為金融業的領域很廣,很難簡單描述,我自己因為很幸運,帶過商業銀行也待過投資銀行,所以知道整個廣義金融業的環節與運作流程。但即便是一般在金融界的同仁也很難真的知道金融業到底包括甚麼領域和其實際業務,因此我建議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MBA 職涯輔導中心幫助大家快速上手的書籍 Vault Guide ,裡面有針對金融業裡不同領域的詳盡介紹。

Q5: 妳曾說過:「我們都渴望財富,但更渴望財富是來自於我們為社會提供價值的成果,而非由不一定認同的工作內容來決定我們的價格。」這是你創立 howrich.me 好富族的理念嗎?
打完和自己的一場仗後,我才了解真正的 Claire 想追求的是為社會提供價值,而不是為自己追求財富。而這份體驗,也成為我創業的理念。在經過艱辛的商學院挑戰以及香港工作經驗的歷練,真正的 Claire 在我的眼前越來越清楚。
妳對自己的瞭解越清楚,妳的自信就越深厚。
via Claire Lo
via Claire Lo
我對於財富的看法也是一樣的邏輯,當我看到自己成果為社會創造了一些價值,得到的財富其實遠比成果本身的市場價值還要高。我很幸運能夠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因此某個程度上來說我也是既得利益者,我是很幸福的人。
所以在選擇創業的計劃時,我所做的都是為了讓更多人有對理財基本的理解,因為我相信
有理解就有選擇、有選擇就有自信、有自信就是一種資源。我人生最大的快樂來源,在於幫助更多人能有選擇。
我想很多人在年輕時都想過要改變社會。但從現實面看,如果三餐溫飽都不行,要如何有餘力來關心公眾議題?
所以我和我創業的夥伴所擁有的想法很簡單,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夠讓大家瞭解怎麼看顧自己的財務狀況,錢管好了、有餘裕了,那麼我們就會有更多人一起努力改變這個社會。

如果沒有跟自己打仗過,怎麼知道要如何肯定自己?
不論是辛苦的留學生涯或是高度競爭的金融圈,兩種看似沒有喘息機會的生活,Claire 幾乎是沒有妥協地一步步征服。但是,當在決定什麼是『自己』真正價值時,她在極限中看到自己最值得肯定的地方。
Claire 選擇拋下看似康莊大道的香港金融圈,回到台灣創業。她繞了一圈,將在 MBA 和金融圈所學的本事,運用在當初大學時期所關心的初衷 – 社會弱勢與婦女。其實,她和自己打的仗不單單讓 Claire 重新肯定自己,更讓她找回最紮實的自信。

sour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留言,謝謝囉!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