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別騙我,誰上課沒有打哈欠過?
還記得那些讓你專注的老師,或是那些令你目不轉睛的上課內容嗎?沒錯,讓我們來「翻轉教育」,讓教育更有趣和有用!
Photo Credit:  AJ Cann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AJ Cann CC BY SA 2.0
美國前教育部長表示,現在世界最迫切需要的工作,10年前根本不存在。而台灣至少還有2/3老師還在用10年前,甚至是更早以前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來教學生。拜託,這根本行不通!
這也難怪台灣競爭力逐年下降,教育是最大的根源。而我們能怎麼做?改造政治人物們太遙遠,改造老師和學生還比較有可能。
首先,台灣老師們得有改變的意識和決心,如果只祈求相關配套或政府政策改變,那也太慢了吧。拜託不要再拿著英文課本用中文教學生,這也難怪我們的TOEIC成績不但低於亞洲平均值還輸南韓89分,輸中國208分。
再者,台灣學生們不能再被動了,你的競爭對手早就不只是隔壁同學。台灣有162所大學,大陸有2305所大學,先不要討論質和量的關係,但能肯定的是,就算你在台灣是數一數二,去大陸也可能被壓著打,更不要說放眼全世界了。
我們應該跟全世界競爭,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影響老師的教學。
比如說,有個MIT朋友說,他們有堂課老師允許學生帶電腦,老師邊教學生邊查,老師若講錯絕對被台下學生糾正;而且老師也鼓勵學生辯論和上台發表意見,並給予加分。這樣不僅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也讓老師上緊發條自學,更重要是成為一個會引導的老師。
而究竟怎麼增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讓我們用這四招,一起來翻轉教室:

1. Google解放教室(Google Connected Classroom

「如果學生沒辦法去戶外教學,那為何不把戶外教學帶進教室呢?」Google每個月會有5~10天邀請各行各業來和全世界學生線上遠距互動,包括太空人、動物養護員、潛水員等。接下來幾天會請來環境組織代表們、諾貝爾得主等等來和大家分享,沒有任何限制,只要註冊Google+帳號就可以加入互動討論!

2. Google圖書(Google Books

Google從2002年起和美國各大學和學術機構合作,至今掃描超過1千萬本書,許多可免費線上瀏覽,也提供連結讓你去買實體書。(雖然版權爭議從未停過)

3. 網路免費公開課程(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不用花錢和時間到國外,就可以免費上MIT、Stanford、Harvard、北京、清華大學等超過上百所名校的數千堂課,還可以跟全世界學生一起上課交流,夠認真努力還有機會拿到海外名校的證書。
知名的公開課程網站有CourseraKhan AcademyedX網易公開課均一教育平台…等等。

4.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

簡單來說就是線上預習、課堂合作互動(學生也能當老師)和課後交流。老師得學會用科技教學來激發學生學習成效,以及鼓勵學生互助。學習快的學生得學會如何溝通,讓學習慢的同學跟上;後者則得學習如何表達需求,和用自己的方式跟上大家。而老師和學生間也互相教學相長。
亞洲的老師和家長最擔心的莫過於學習成績,但翻轉教育已經被證明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表現,包括學業。老師一開始轉型當然比較難,但其實只要扮演好引導的角色,不僅教學更輕鬆,也會更快樂。(可參考Proera
舉個最近上不少台灣媒體的案例。一個生物老師從部落格「生物趴辣客」開始,一開始只是純粹分享教學經驗和自學資訊,漸漸運用到課堂,讓學生不想下課,甚至進一步改變全台灣上百位的生物老師。他讓學生用iPad在課堂中學習並且上台報告,讓學生用器皿蒐集校園內的生物,引導和鼓勵學生上課互動,慢慢的,這堂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之一。
再舉我在荷蘭交換時看到的例子。荷蘭海牙的13所高中聯合起來,舉辦為期3週的「The World In Your Classroom」,邀請全世界各行各業的人到高中課堂,用英文和高中生分享學校科目或是各國的文化歷史等等。幾個有去的朋友說學生很專注認真,課堂中也能夠自然互動一起學習。

大學,什麼是大學?

廣泛學習、探索自我、追求卓越,都是台灣這幾百所大學幾十年一直喊的口號,但學生們還不是遲早要跟社會接軌?既然翻轉教育已經被證明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表現,那我們為什麼不能讓課堂更實務,且更有趣呢?
翻轉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投入,但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有一群台灣有心且有行動力的年輕人創辦「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正在招募並訓練優秀老師進入資源匱乏的社區與學校,並培養為教育不平等長期奮鬥的未來領袖。如果你也想做點甚麼,歡迎和他們聯絡!
Photo Credit:  Steve Jurvetson  CC BY 2.0
Photo Credit: Steve Jurvetson CC BY 2.0
source: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12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留言,謝謝囉!Thank you.